蒲江灭鼠公司防鼠队1. 成虫。体长12~20 mm,翅展45~55 mm。体灰黑色,雌蝶前翅有两个黑色圆斑,雄蝶仅 有1个。后翅前缘有1个不规则的黑斑,后翅底面淡粉黄色。 2. 卵。为竖直麦粒状,高约1 mm,宽约0.4 mm。外表具纵脊与横格。初产乳白色,后变 为橙黄色。 3. 幼虫。共5龄,老熟幼虫体长28~35 mm。青绿色,背线淡黄色,腹面绿白色。体表密 布细微黑色毛瘤,沿气门线有黄斑。 4. 蛹。长18~21 mm,体绿色或棕褐色。纺锤形,中心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。 (3) 产生规则 各地菜粉蝶多以蛹越冬,多在秋季被害地附近的土缝、杂草或残株落叶间较枯燥且阳光 不直射的环境里化蛹越冬。成虫交尾后2~3d开端产卵,卵期4~8d。成虫只在白日活动,尤 其是晴天中午活动最盛。卵散产,成虫在植株上每停歇1次,即产1粒卵。夏日卵多产在叶片 反面,冬天多产在叶片正面,少量产在叶柄上。每只雌虫均匀产卵12〇粒左右,以越冬代与第 一代产卵量多。卵多在清晨孵化,初孵幼虫先吃卵壳,后取食叶片。1、2龄幼虫受惊时,有吐 丝下坠的习性,大龄幼虫则卷缩虫体掉落地上。